又云∶凡除日可服药治病,满日不可服药,病患难起。按:饮证数条,《内经》《金匮》皆责之太阴,吾故曰脾阳不足,积水停污所致也。
阴脉之中,阳脉间一见焉,此阴中伏阳也。后之王叔和、以断简残编而补方造论,成无己、以顺文注释而集成全书,所以遗祸至今而未止也。
细参经旨,未有一言及暑热者,奈因近代医流不知伤暑之因,胶执暑为热毒,概以芩连之属,佐以破坚消滞之品为治痢金丹。 此症十无一治,不得已、姑用独参汤或白通汤。
一名下肓,在脐下一寸半。邪气在里而发热者,里热甚而达于表也。
故上气不足,脑为之不满,耳为之苦呜,头为之苦倾,目为之眩。若大青黑,面一黄一白者,是肝已伤,不可复治,数日而死。
刺入六分,留七呼,灸三壮。方下云;治一切劳瘵积滞,未经药坏者宜服。